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佛陀──至善的覺悟者 麥克爾‧凱里澤 Michael Carrithers/著 孟祥森/譯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導言
◎歷史總是充滿了形容詞,而形容詞在個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卻非常少,只在教誨中才佔得非常多,而佛陀的例子卻是特殊的,因為他的教誨和他的生活密切相合而不可分。
◎他的教育則觸及人生行為中大部分難題。
◎佛陀的實驗室是他自己的生命,他把他的發現普及到全人類。......在佛陀的這些言論後面,有著一個必然的假設,就是他親身見證過這些善惡的行為與結果。對於自己和他的追隨者,他都要求符合實證律:『你所肯定的「必須是」你親證、親見、親知的』。
早年生活:拋捨﹝出家﹞
◎他的性格「就是」他的哲學。
◎我們大概可以正確的假定,他年輕的時候是濃烈而叛逆的,因為平靜而溫馴的性格是不可能立意要去做他所做的那種事,更不要說去達成了。
◎就佛陀看來,美德是人人可以有的,它不是由出身預定的,而是由實行達成的。同樣,智慧也是可以達成的。
◎「既然我自己受制於誕生、衰老、疾病、死亡、憂傷與污穢,為什麼我還要去追求那些也同樣受制於這些的東西呢?既然我自己受制於這些,見到這些之中的危 險,我是否應該去尋求那不誕生的、不衰老的、不疾病的、不死亡的、不憂傷的、不污穢的,束縛之無上的解脫,這一切煩惱的止息?」
◎凡他採用的,他都做了改革,他所擯棄的,也是出於有原創性的理由。

走向覺悟
◎直立的背部和交疊的腿有助於清醒。
◎佛教與瑜伽共有的一種方法則是注意呼吸。跟這種注意力的集中相輔相成的, 則是排斥其他的感覺和飄忽而至的念頭。
◎四禪定法:第一階段,修定者對週遭的事物變得不感無覺;但對偶然的或有關的意念還能察覺;他的注意力連綿不斷的落在冥想的對象上。......在第二和 第三階段,修定者漸漸完全脫卻了思想,越來越定入他所注意的對象,隨著逐漸凝聚的專注和單純化,他也超越了他的舒服感與心智怡悅感。最後,到了第四階段, 修定者只察覺他注意的對象,以及一種恆常的沉靜感,超出了苦也超出了樂。事實上,從他自己的觀點而言,可以說他逐漸「變成了」他所觀想的對象。
◎入定的狀態並不適於做終極目標,其原因有二。一,它們「只是」暫時的狀態......你一定會從修定中出來,而發現自己仍舊沒有改變。二,這類入定技巧......沒有觸及智性與德行的發展。
◎要改變思相與情感的質,而不是在習定方面的量。
◎「無我」之教的情感口吻是平靜而鬆釋的。它是一種解脫,因為當事者已經超越了那種必受挫折的渴望與追求,不再像「拴在柱子的狗」一般,圍著那「自我」狂奔。
◎事實上,在佛陀成熟的教誨中到處可見這些素質──留心與靜定。......這種對於內省的強調, 便是佛陀修定方法的獨特貢獻。從這內省所得的結論的流出覺悟來。

覺悟
◎覺悟是從兩種主要的信念之間的原創力所產生出來。信念之一是 :答案必須要去修定中的親身經驗之細心觀察中尋求......他的另一個信念是輪迴......佛陀的原創性出自他對個人經驗的仔細分析,但他的重要性則來自於他對一般印度人的「再生」信念的接受。
◎在佛陀而言......人的行為有其道德的後果,這些後果是無可逃避的,或在今生或來生會回報到自己身上。......「確實」有道德上的因果律,是不因人而異的,是人人都得受其宰制的。
◎「總之,身心一切經驗......皆是痛苦」。是這一個關於痛苦的定義通向佛陀之教悔的原創性核心,通向佛教經典中徹底論證的苦觀,以之做為人生苦境的冷靜描述。
◎◎因為我們慣於將身體與心靈視為相當穩定的東西,以為是這種穩定的東西在接受動態與變易的經驗,因之我們也就易於把身體與心靈想做是跟經驗分開之物。但佛陀的用語卻不是這樣,在他的用語中,身心與經驗是當作一個複合體來加以描述的,均是過程的一部分。
◎「啊,比丘們,這乃是關於痛苦之產生的真理:造成反覆生存的,正是渴或求,它跟熱烈的欲望相纏,時此時彼尋求新鮮的享樂,也就是,渴求官能的享樂,渴求生存,可求不生存。」......在佛陀看來,可求還包括厭惡......。
◎也許這樣說更恰當:它是 「那想要變成不同於當前經驗的渴望」。

◎在顯微的觀察之下,我們才發現經驗是以不息活動為其基礎,是以瞬息即過的目的性的衝動為其基礎。佛陀實則認為這種活動是「製造」經驗。......從洞觀修定中所見到的這種活躍的生存之本原,成了佛陀思想的主幹。
◎心智的選擇或意向才是最終重要性的所在:「世界是由心領導」。
◎我們為自己和為他人所招致的禍恙是同根而生的。
◎沒有基礎性的單元存在,卻只有事件所構成的溪流,這溪流有其自身之歷史。荷載這歷史前進的不是「我」﹝大﹞或靈魂,而是種種原因,條件﹝處境﹞和效果的複雜交互作用,而這些東西的交互作用又是在渴望與痛苦中綜其成。
◎就某一層面講,按照這個世界的本相來看世界......這意味著由四聖諦和相依互生的觀點來看世界......另一層面是一種心智的新習慣,這是由修定所產生的。
◎容光煥發的生活在此時此刻,正是精心修習的宗旨。......你只以當前的訓練目標為願望即可──也就是遵循道德的戒律──結果自然會發生。......最終的階段不是由緊張的願望達成,而是現在已經習慣的「放心」。

傳道與去世
◎在佛陀而言,慈悲是跟解脫密切交織的,是人類的主要心境與為人目標之一。
◎「無論其為何種生命──若弱、若強、若高、若闊、若中間、若短小、若細緻、若粗糙、若可見、若不可見、若已生、若將生──願彼幸福於心,一無例外!
       無論何處,願無人欺人、輕慢人。願無人於憤怒或惡意中有害人之想!
      願無盡慈愛之念遍佈世界,自上、自下、自中間、無阻撓、無恨惡、無敵意!」
◎就佛教徒而言,重要的不是行為本身,而是心念,是意向或態度。
◎在佛教的世界中,慈愛與悲憫變成了社會情懷的模範,他的對象超過了家人限界,而其價值則是不假外求的。在後期的佛教傳說與思想中,這種情懷是如此之突出,以致在價值上掩蓋了原先佔首要地位的解脫。
◎「與一切認同......心中無怒無恨」。這一種心智訓練,遲早終將使慈悲的胸懷成為經久的習慣和行為動機。
◎設若人不能改變世界,至少可以改變自己。......努力仍得靠個人自己,努力的焦點也是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