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月稱的「緣起」義 劉嘉誠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教師

    月稱對「緣起」一詞的解釋包含有「此緣性」,「相待性」與「空寂性」等三義
◎而對「世俗」一詞的解釋包含有「障真實性」、「相互依存」與「世間言說」等三義,
◎月稱並將世俗區分為「正世俗」(世間世俗諦)與「倒世俗」(非世間世俗),由此而進一步凸顯凡夫與聖者所對應的世俗諦與勝義諦。

    一、前言

    唯有從自性的概念及二諦的觀點來詮釋月稱的緣起思想,才能發掘月稱緣起思想之深層義蘊。


    二、月稱對「緣起」一詞的語義解釋
月稱在《明句論》中首先就
「緣起」─“pratityasamutpada”一詞作字源學分析並提出語義解釋如下:
動詞語根√i 意謂「去」,接頭詞prati 意謂「到達」,由於接頭詞之力,
動詞語根(界dhatu)的意義發生變化。﹝所謂:﹞
界義為辭頭,強引於異地
如恆河甘流,味入大海水
因此,以接尾詞-ya 結尾的絕對分詞pratitya 一語,意指「到達」(prapti),亦即「相待」(apeksa)。前有接頭詞samut 的動詞語根√pad 意謂「出現」,因而samutpada 一語意指「出現」。因此,「相待於因緣的諸存在者之(bhavanaj 有、法、有法)生起」,即是「緣起」的意義。
    「緣起」(pratityasamutpada)一語,就是指「諸法到達於或相待於因緣而生起」的意思。
    月稱以上的解釋,基本上是沿襲《俱舍論》對「緣起」一詞的語義解釋,在此意義下,《俱舍論》的「緣起」─「到達於緣而生起」,到了月稱也就等同於「相待於因緣而生起」。
◎月稱對「緣起」的語義解釋,乃是順著《俱舍論》將「緣」解釋作「到達」,並且進一步提出「到達」亦即是「相待」的意思;換言之,月稱認為「到達」(prapya)與「相待」(apeksya)二者乃是同義詞(paryaya
    就月稱而言,「緣」pratitya、「到達」(prapya)、「相待」(apeksya)具有相同之意義,因此只要有違反這種同義關係的不同解釋,月稱基於自己的立場自然會加以反對。
    月稱所批評的對象主要是經部室利邏多(Wrilata)及中觀自續派清辨。
    清辨認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種「此緣性」(idajpratyayata)的意義,才是「緣起」的意義。

    《六十頌如理論》之詩頌:「彼彼至(prapya)而起(utpanna),非從自性起。」
    就月稱而言,緣起的「相待性」乃是他解釋「緣起」的意義所關注之焦點,
    從上引《六十頌如理論》之詩頌看出,龍樹說「凡是到達於因緣而生起者,不是從自性上生起」這句話不外是表示著「到達」即是「相待」的意思。
    月稱此處的論據,主要是透過緣起「無自性」這個概念而來;換句話說,「到達」之所以等同於「相待」,乃是「無自性」這個概念的介入。
    「自性」這個概念,在月稱對緣起的理解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自性,梵語為svabhava,是由接頭詞sva加上字根√bhu 而形成,其中sva 係一反身代名詞,意思是自我的(self)、自己的(own);√bhu 的意思是「成為」(become)、「有」(be);故svabhava 就是「自有」(own being)或「自性」、「本性」(inherent disposition)的意思。
    月稱在《明句論》中指出:「由於事物都是從因緣所生的,所以沒有自性(svabhava)的存在。」又說:「某物中不會變化的那種性質,就被稱作是該物的自性(svabhava),因為(該性質)並不依待他者。
    月稱對「自性」一詞的界定,可以獲知「自性」包含有如下三個概念:「不從緣生」、「不待他」、「不變性」。而「自性」的這三個概念,恰好與中觀學派的「緣起」概念正相矛盾,
    月稱所謂緣起的「相待性」即可相通於緣起的「空寂性」。
    緣起的「相待性」既是月稱所關注的焦點,那麼與此相對的,亦即是清辨所解釋的「此緣性」(idajpratyayata),則必然成為月稱下一步所需處理的問題。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乃是傳統佛教共通的緣起根本思想,月稱對於此一傳統佛教的緣起思想並未採取否定的態度,而是採用融攝或會通的方式,亦即月稱試圖以緣起的「相待性」來融攝「此緣性」。
    ,我們可以歸納為如下三個重點:
    第一、緣起的「相待性」是月稱緣起思想的核心,月稱雖然不是緣起相待思想的創始者,但在現存文獻中,月稱卻是第一位對緣起的「相待」義做出字源學式的語義解釋者。
    第二、月稱雖然批判清辨所提出的「此緣性」,但是月稱僅僅以「相待性」來融攝「此緣性」,而並沒有排斥「此緣性」,……月稱對緣起的「此緣性」之會通,意味著月稱認許了原始佛教的「業感緣起說」。
    第三、就月稱而言,緣起相待的東西沒有自性,所以是空;另一方面,正因為事物是空無自性的,所以才能在相互依待之情形下存在,否則事物即無生起之可能。在此情形下,月稱無異從緣起相待的角度,繼續發揚龍樹的「性空緣起」思想,以連接緣起的「空寂性」。


三、月稱對「世俗諦」的解釋
(一)「世俗」三義
「世俗」(sajvrti)一詞,依月稱《明句論》之註釋,包含有如下三種意義:()障真實性()相互依存()世間言說。
1、障真實性
◎這是直接取sajvrti 的語根vr 所表示的「障覆」(cover)之意義,意思是說事物的真實性被世人的無明所障覆;換句話說,「世俗」乃指由於世人被無明所障蔽,因此看不到事物的真實性。……在語根√vr 所表示的「障覆」之意義下,「世俗」(sajvrti)一詞,與無明(avidya)、愚痴(moha)、顛倒(viparyasa)等可以說是同義詞。……解脫生死的關鍵在於破除執著諸法實有自性的愚痴顛倒,亦即破除世俗的無明障蔽,以揭露諸法無自性的真實相。
    2、相互依存
    sajvrtti 一詞,乃有「共同轉起」或「相互依存」的意思。在此一意義下,「世俗」的概念即等同於前述「緣起」一詞所具有的「相依相待」之意思。月稱認為相依相待的東西沒有自性,而沒有自性即是中觀的勝義空。因此,就月稱而言,相依相待固然是「世俗」一詞的語義,可是在相待無自性的情況下,它同時又相通於「第一義」
    3、世間言說
    月稱所指出的「言說」一詞,梵語為vyavahara,在龍樹的《中論》中,vyavahara(言說)即被視為與「世俗」同義。
    與月稱對「世俗」的第三種解釋—「世間名言」密切相關的另一重要語詞,乃是假名。「假名」,梵語prajbapti,又譯為「施設」、「安立」,它與前述之sajvrti vyavahara 同樣被視為世俗諦的重要語詞。

(二)兩種世俗之區分
月稱除了對「世俗」一詞提出三種字義解釋之外,並且將世俗諦區分為「正世俗」與「倒世俗」二類。
◎在《入中論》中,月稱採取傳統佛教中根、境、識三者和合生觸的認識論來解釋正世俗與倒世俗。
◎月稱認為,明利根(無患根)之無倒識所取之境,乃是世間普遍的正常認知,觀待世間可立為真實,此即為「正世俗」;反之,有患根之顛倒識所取之境,觀待世間亦是顛倒,此即為「倒世俗」。
◎月稱將「倒世俗」又稱作「非世間世俗」(aloka-sajvrti),將「正世俗」又稱作「世間世俗諦」(loka-sajvrti-satya)。換言之,如果以二諦來說,「倒世俗」可以說是一般凡夫的「世俗諦」,而「正世俗」則可以說是一般凡夫的「勝義諦」。
◎色、心等法,唯是名言,唯是世俗,若能見諸法自性空,才是聖者的勝義。

四、月稱對緣起與二諦的理解
月稱認為「緣起」一詞,與「空」、「假名」、「中道」等詞,乃是異名而同義。

(一)緣起通世俗諦
,無論是「緣起」或「世俗」,都關係到「相待」(apeksya)與「假名」(prajbapti)二詞的語義,亦即由於「相待」與「假名」這兩個語詞的語義,而使得「緣起」及「世俗諦」得以會通。
◎依《中論》第二十四品第十八詩頌,「假名」的梵語是prajbaptir upadaya,依字面意義應譯為「因施設」……龍樹的「因施設」被認為是繼承了原始佛教傳統之緣起論。

(二)緣起通勝義諦
月稱認為「緣起」一詞,與「空」、「假名」、「中道」等詞,乃是異名而同義。
1、緣起與性空
◎月稱不但主張緣起的意義可通於性空,並且認為那是繼承自世尊及龍樹的立場。
    2、緣起與不可言說
《入中論》::「勝義諦非言說境故,非分別境故,不能直接顯示。
    在《明句論》歸敬偈的注釋中,月稱更指出八不「緣起」乃是《中論》的主題,而「滅戲論寂固」之涅槃,則是龍樹撰寫《中論》的目的。
    (三)緣起與二諦中道
    1、緣起的二諦觀諸法「俗有真空」確實可代表月稱在緣起論上的二諦觀。
2、緣起即是中道月稱認為龍樹的《六十頌如理論》主要以中觀根本理論之緣起法造論,全論又以緣起離有無等二邊為主題,月稱的《論釋》亦環繞著此一主題而以緣起相待的觀點論破有無、生滅等二邊。

五、結語
我們如將月稱對緣起的解釋之三種意義對照於月稱對唯識學派阿賴耶識緣起的批判,不難發現月稱對唯識學派的批判乃是以月稱對緣起的解釋之三種意義作為理論基礎,
◎在空有二諦中,月稱認為世俗有是悟入勝義空的前方便,135 以確保世間所共許的世俗諦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