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佛教的起源 楊曾文



第一章  佛教的起源

※佛教發源於公元前六──五世紀的古印度境內,......在佛教向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傳播過程中,由於受到當地社會歷史環境、傳統文化思想和宗教習俗的影響,在教義理論、教團組織及傳教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多變化,同時,它又反過來對當地的歷史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    佛教產生的歷史背景
※各地自然條件的巨大差異,對古印度各地區歷史文化發展的不平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自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後【公元前二千紀至一千紀年間】,印度的歷史文化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研究此後印度歷史,開始有了文字資料,這主要靠吠陀文獻。

吠陀時代的印度社會
※吠陀的原意是「知識」,共有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最古,...所收文獻多是用於獻祭時祈請諸神的禱詞聖歌...《挲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 吠陀》...所收內容包括獻祭儀式上的頌詩、儀法、咒語等...每部吠陀經都有各種註釋性的散文集子,被統稱為《梵書》,後面的部分叫《阿蘭若書》﹝《森 林書》﹞,其後,還有評註性的附加部份稱為《奧義疏》...。
※在形成較晚的《梨俱吠陀》的末卷,首次提到社會地位不同的四個等級,及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進入後期吠陀時代,四等級的劃分發展成嚴格的種性 制度。......「種姓」譯音為「瓦爾那」﹝Varna」,有「顏色」、「品質」等意。...只有前三種姓學習吠陀,接受教育和參加宗教祭祀儀式,被稱 為「再生種姓」,而首陀羅...被稱為「一生種姓」。......在四種姓之外還有賤民,他們是低種姓的男子與高種姓的女子結婚所生的子女及其後裔,其中 「旃陀羅」和「什弗巴格」的地位最低賤,住處需遠離村舍,不許擁有財產,擔當屠夫、搬運死屍等工作,夜晚不許在村落或城市裡行走。
※公元前五──四世紀,摩揭陀國逐漸統一了恆河流域乃至整個北印度。

婆羅門教
※他們崇拜多神...提出了「梵天」創造世界萬有和人類、一切社會現象的說法。......婆羅門教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認為吠陀經典傳承天意,是一切知識的本源,社會行為法則的依據。
〈二〉強調祭祀獻供,祈求現世和來世的利益。...其中天神祭把供養投入火中,稱為「燒供」...《阿含經》中,可以看到佛陀對婆羅門教獻祭宰生的批評。
〈三〉宣傳婆羅門種姓至上的種姓理論。......《摩奴法典》關於四種姓的地位和職業的說法代表了婆羅門教傳統的種姓觀。
〈四〉認為宇宙本質與人的本質是一致並且合一的所謂「梵我一如」論。《奧義疏》...的宗教哲學觀點...1.宇宙萬物有統一的本質、「性靈」,它就是 「自我」...「自我」本來的含義就是「氣息」、「呼吸」...2.把「宇宙自我」人格化,則稱之為「梵天」、「自在天」。...3.認為「大梵世 界」...是「永生」的所在。
〈五〉宣傳業報輪迴觀點。「業」﹝羯磨,Karma﹞是指人的行為。

「沙門」思潮和六師學說
※婆羅門的修行者一生要經歷四個時期,過不同方式的生活,進行不同方式的修行:〈1〉梵行期...〈2〉家居期...〈3〉林棲期...〈4〉遁世期。
※「沙門」本意為「努力修行者」,指婆羅門以外的修行者。
※六師學說
〈1〉富蘭那‧迦葉...否認因果報應論
〈2〉末伽梨‧俱舍梨子...認為人生的一切都是由命運決定...否認善惡因果報應和三世輪迴理論,反對婆羅門教一貫提倡的祭祀和佈施的做法...否 認...梵天創世說...。被認為是古印度重要哲學流派「邪命外道」的創始人。「邪命外道」是佛經中的譯法,原意為「嚴恪遵守生活則的人」。
〈3〉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認為人由「四大」構成,否認靈魂存在...反對善惡果報和輪迴的理論,對...祭祀以及...苦行...持否定態度...他被認為是古印度唯物主義哲學派別「順世論」的先驅者。
〈4〉婆浮陀‧伽旃那,亦作迦羅鳩馱‧迦旃延...認為構成世界和生命的有七種因素:地、 水、火、風及苦、樂、命﹝靈魂﹞....屬於二元論者...否認因果報應...皆由命運決定...七要素說...對勝論學派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5〉刪闍耶‧毗羅尼子...持懷疑論...不主張積極修行,認為經過「八萬刼」自然可達精神解脫
〈6〉尼乾陀‧若提子...本名筏馱摩那,是耆那教的創始人,被稱為「大雄」...認為構成世界的元素有靈魂﹝命﹞和非靈魂﹝非命﹞兩種...屬於多元論 存在論者...主張宿命論和業報輪迴...如何擺脫宿業達到解脫呢?一是...苦行...二是堅守五戒:無傷害、不妄語、不偷盜、不淫、無所得。
※在佛教產生前後...當時爭論的焦點有以下三個:
第一、世界和人是如何形成的?決定人事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二、人有沒有靈魂?有沒有業報輪迴?......在吠陀本集中還沒有提出業報輪迴思想,後期的《奧義疏》才開始接觸這個問題
第三、怎樣擺脫現實的苦難,達到精神解脫?
※在沙門中,流行種種修行方法,其中大部分方法都屬於苦行。

第二節  釋迦牟尼的生平和創教學說
釋迦牟尼的家世和出家前的生活
※《佛本行集經》十五:若賭一切決無常,諸有之法終散壞,寧忍世間諸親別,死命欲至事須成。
出家成道和最初說法
※所謂「仙人」,是指有德行的苦行者 。
※從佛傳資料看,釋迦牟尼首先是從阿羅邏和優陀羅處學習禪定的,此後佛教仍把修持「四禪」作為初級修行的禪定,不能不說與此有關。
※「四諦」、「十二因緣」和「八正道」...是釋迦牟尼成道時所覺悟的基本內容。

原始佛教教團
※釋迦在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人說法,度他們為僧,可以說成立了最初的僧團﹝僧伽﹞。...四釋迦不主張在僧團內部分種姓高低,主張按受戒前後分長幼順 序。......釋迦在世時也成立了比丘尼僧團。最早的比丘尼是世家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也出家為尼...「八尊師法」...反映了原始佛教 教團對婦女仍是十分輕視的。...在佛教的發展過程中,剎帝利種姓和吠舍種姓中的工商業主曾給予很大的支持和資助......僧侶組織叫「僧伽」,意為 「合」、「眾」、「和合眾」、「和合僧」、「法重」。各地僧伽的最少人數不可少於四人。...一個人要正式成為佛教信徒,要按規定在比丘面前表示皈依佛、 法、僧「三寶」,有的要從他們受「五戒」,按規定修行。...出家為僧...受「具足戒」...比丘的戒規達二五0條,比丘尼的戒規達三四八條﹝此據《四 分律》﹞...在釋迦去世後,佛教戒律又有新的發展。

原始佛教教團的分裂和恢復
※提婆達多...提出「五法」...有五百比丘...跟隨他到了王舍城外伽耶山另立僧團。...恐怕與當時僧侶對釋迦主張的不用苦行可以達到解脫的教義產生懷疑有關吧?

最後的遺言「以法為師」
※釋迦認為最重要的是四諦、八正道及附屬於它們的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也稱「三十七菩提分」,主要是修行方法,有的是指堅持修行的信心和意念,其中重複交叉的項目不少,總的理論前提仍是四諦,以觀苦、滅苦為中心環節。
※應「以法為師」
※佛舍利崇拜之始...佛陀死後火化一結束,就發生爭奪佛陀的遺骨〈舍利〉的局面。


第二章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

※在佛教史上,把釋迦牟尼創教到他死後一、二百年佛教團體發生重大分裂之前,稱為原始佛教時期。

第一節  佛經的最早結集和〈阿含經〉
第一次結集
※佛陀去世的當年,他的大弟子摩訶迦葉、阿難等率領五百弟子匯集在王舍城,對佛陀一生說教內容進行憶誦,互相補充修正,確定教典,史稱第一次結集。... 阿難...誦集法藏...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優波離誦集律藏...應當指出,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所編出 的經藏、律藏,並沒有寫成文字,從當時的條件來考察,它們的內容也不會過於詳細和系統化。按照佛陀傳教以來的慣例,通過師徒之間口頭傳承的方式流傳到後 世。

九分教和十二分教
※佛經體裁  九分教〈九部經〉
〈1〉修多羅〈貫經,也稱契經〉,經中「直說者」,即散文體經文;
〈2〉祇夜〈重頌、應頌〉,與修多羅相應,重宣教義,採用頌體;
〈3〉伽陀〈諷頌、孤起頌〉,偈體有韻的經文;
〈4〉尼陀那〈因緣〉,記述佛說經律的因緣,「一切佛語緣起」;
〈5〉阿波陀那〈譬喻〉,經中譬喻部分;
〈6〉伊帝日多伽〈如是語,本事〉,佛說弟子過去因緣的經文;
〈7〉阿浮陀達摩〈未曾有、希法〉,記佛顯現種種神通的經文;
〈8〉闍陀迦〈本生〉,佛說自己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9〉優婆提舍〈論議〉,問答和議論諸法意義的經文;
所謂「十二部經」是再加上
〈10〉 和伽羅那〈授記〉,佛陀給弟子預言未來修行果位的經文;
〈11〉優陀那〈自說,無問自說〉,無人發問,佛自說經;
〈12〉毗佛那〈廣經或方廣經〉,佛說方正廣大的經文。

《阿含經》及其翻譯
※小乘佛經《阿含經》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原始佛教的教義。
※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四部阿含」形成的時間,當在公元前四──三世紀佛教分裂為許多部派以前。此後,這些經典在口頭流傳過程中難免有些增改,到公元前 一世紀以後逐漸被寫成文字,發展為成文經典。...一些較大的佛教部派...都有自己的「四部阿含」,有的還另有自己的《雜藏》〈相當於南傳上座部的《小 部》〉。...北傳佛教現存的四部漢譯《阿含經》並不是依個部派傳承的;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五部《阿含經》全部保存下來了,稱為五《尼柯耶》〈五部〉,包 括《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還有《小部》。
※六晉十六國時期即南北朝初期...全部譯成漢文。
〈一〉《長阿含經》十二卷。..其中不少經是針對外道或駁斥外道的...後秦罽賓沙門佛陀耶舍...是曇無德部〈法藏不〉的僧人...
〈二〉《中阿含經》六十卷。東晉...罽賓沙門僧伽羅叉...此經所收的經文比較全面詳細地記述了原始佛教的大部分教說...對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等有比較詳細的論述,從中也可以了解釋迦牟尼與其弟仔傳教的情況。...被認為是說一切有部所傳承的《中阿含經》
〈三〉 《增一阿含經》五十一卷。東晉罽賓沙門僧伽提婆...在這部經中有不少大乘用語和說法...與帶有濃厚大乘色彩的大眾部十分相像
〈四〉 《雜阿含經》五十卷。宋初中印度僧求那跋陀羅...它是把為不同的對象而宣說的佛經收集在一起,並且按照基本教義來分類編纂的...被認為是說一切有部所傳承


第二節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及五蘊﹞

※「四諦」就是原始佛教...帶有獨特神學色彩的人生哲理。「諦」,意為真實無誤,永恆的真理。
〈一〉苦諦。...說人生有八苦...
〈二〉集諦。...也做「習諦」 ...原始佛教認為,造成人世間一切苦的根本原因是人生所具有的情欲,其中最重要的是「愛」。...有時把「貪、瞋、痴」作為...一切痛苦的原因。
〈三〉滅諦。...永遠擺脫生死輪迴...
〈四〉道諦。...八正道...「正」字,雖然可以做一般意義上的「正確的」使用,但在原始佛教那裡,「正」是特指按四諦所包含的道理去思想、言語和行動的。...其中「正見」、「正定」最為重要。
 ※「八正道」稱之為「中道」...大乘佛教興起,...出現不同的中道學說,其中以《般若經》為基本依據的中觀學派...以「八不」為基本主張,稱「八不中道」或「八不中道觀」。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生...每兩支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否真實...尚待斟酌...佛教講緣起、緣生,開始未必講十二支
※大概到了原始佛教的後期,...把 「識」解釋為「神識」,把「名色」解釋為胎兒...目的是把十二因緣與三世輪迴教義結合起來...到了部派佛教時期,以一切有部為代表的佛教學僧,隊十二因緣做出「三世兩重因果」的解釋,影響深遠。
 ※「五蘊」...物質的「色」,與精神的「受」、「想」、「行」、「識」各自成為一類,只是按一定的因果關係聚合在一起,又可以按一定的因果關係分 解...因為原始佛教把五蘊看作是各自可以獨立的因素,所以在論証人生無常、苦、無我的問題時是分別就五蘊中的每個蘊來講的。...五蘊論是原始佛教的哲 學基礎。...由五蘊與人生的關係,可以進一步論證苦、集、滅、道四諦,...由五蘊聚散合離,可推論出佛教的「三法印」...「四法印」。
※五蘊中已包含靈魂的內容...認為「識」起決定作用。...到了部派佛教時期,關於輪回主體的靈魂問題,是爭論得比較熱烈的問題之一,除了「中有」﹝中陰﹞學說之外,有的部派以「補特伽羅」為輪迴的主體,也是承認有靈魂的。
※四諦說,還是十二因緣說,主要是對出家僧人或一部分信仰比較深入的人講的,因為 「四諦」、「十二因緣」是在修持禪定時所應思維的內容。...對一般信徒要講什麼呢?從《阿含經》的記載來看,主要是講善惡因果報應和三世輪迴理 論。...原始佛教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自然是「八正道」....但...在家信徒...對他們最適用的道德規範和戒條是五戒和十善。
※ 「業」之所以能有報應,是因為「業」有招引果報的力量,驅使眾生輪迴。...大概到了原始佛教後期,以「識」或「識神」作為輪迴的主體,在宣傳十二因緣的以「無明」為緣有「行」時,此「行」就有業的招果功能的意思,由它推動「識」轉生。
※修行方法的總概括──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是一種禪法,...以身、受、心、法為觀想的對象。後世對四念住作了更簡明的概括【案: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正斷」:...教人不間斷地進行修善止惡【案: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
 「四神足」:「足」是指禪定...是四種能使人得到神妙功能的禪定【案: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這實際上是對初級階段修行的要求。
「五根」:是五種導致覺悟的主觀條件。「根」,是依據的意思 。【案: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是修持「五根」所產生...的力量。【案: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覺支」:...覺悟的七個組成部份,實際是指達到覺悟的七種方法或階段【案: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捨覺支、定覺支、念覺支。】
「八正道」:【案: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原始佛教後期或部派佛教時期,隨著對佛陀神化和崇拜的發展,才出現過去七佛和未來佛的說法。...直到大乘佛教時期,對佛和修行果位的說法
才發生根本的改變。


第三章    佛教的早期發展──部派佛教

※佛陀死後一百年左右 ,佛教開始分裂...部派佛教在教義和修行方法上有很大發展,但從正體上說,它與原始佛教屬於同一體系。

第一節  部派佛教的誕生
※根據南傳佛教巴利文文獻記載,佛教第一次分裂是由於戒律上的分歧而引起的。...即佛教史書上所說的「十事」。...有的漢譯佛典記載佛教分力主要的原 因是對教義的不同理解。【案:大天所提阿羅漢「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五事】...大天...認為不應把阿羅漢定為修行的最高果位,只 有佛的修行果位才可以說是完美無缺的最高境界,...【由此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二部ˇ】
※到佛死後二百年以後,這兩個部派內部又發生分裂。根據南傳佛教資料,從大眾部...本末共乘六部。...上座部系統本末共十二部。...兩個系統共有十 八部。......據北傳佛教的漢譯文獻《異部宗輪論》記載,...大眾部...本末共九部。上座部直到佛死後二百年才發生公開分裂...上座部系統本末 共有十一部...〈二系〉共有二十個部派。
※在這些部派的形成過程中,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分裂是佛教的根本分裂,其他一些部派是由於對教義的某些方面,甚至幾句偈頌的不同理解而產生的。...在各個部派中唯有說一切有部存下來的資料最多...。

第二節  主要部派的基本主張
※大眾部及從它分裂出來的不少部派...把歷史上的佛陀改造成為一個生來超凡離俗的神。這種佛陀觀為以後大乘佛教直接繼承,為大乘各派創立種種神化佛陀為 特色的佛教教義和成佛理論奠定了基礎。......上座部和由它產生的說一切有部等卻大致沿續原始佛教對佛陀的看法,認為佛陀生於世間是通過嚴格修行達到 解脫的,並非生來超凡入聖...此外,也不能認為佛陀所說的一切話都是「聖道」,只有「八正道」才是正法...他們這種對佛陀的看法是與他們重視戒律,嚴 格過出家生活密切相關的,也是基本上繼承了原始佛教的傳統。
※大眾部系統各派對於世界的論證雖然也不盡一致,但總的來看是比較強調「空」方面...這種一切皆空的理論可以說是後來大乘空宗重要淵源之一。
※原始佛教提出三世輪迴的理論...到了部派佛教時期...也產生了認識分歧...當時說一切有部特別強調三世因果和累世修行,大眾部為了爭取更多的信 徒,對者種理論是持反對態度的。它的簡化修行過程的觀點為以後大乘佛教中某些派別繼承,發展成「即身成佛」的理論。...說一切有部基本上繼承了原始佛教 的「三世」的說法...認為「三世實有」、「法體恆有」。...最有影響的是世友的三世說。
※說一切有部提出了「三世兩重因果」的緣起觀...基本上為以後佛教各派所繼承...圍繞三世輪迴的主體即靈魂問題...他們爭論的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補特伽羅」的有無問題;二是「中有」的有無問題。
※經量部...所說的「一味蘊」後來被唯識學派吸收發展為「阿賴耶識」。
※佛陀沒有明確地論證人性問題...主張革新教義的大眾部系統的部派提出了「心性本淨」說...在《舍利弗阿毗曇》卷二十七有一段話當是大眾部的觀點,說 眾生如果能知道自己心性清淨,進行修道,就可以達到解脫。這個理論在佛教史上是有重大意義的,它實際解決了所謂人生解脫的內在根據問題。原始佛教和上座部 系統的不少部派主張嚴格的持戒修行,並且認為一個人能否解脫還不僅僅取決於今世,至於成佛那更是不可能的。後來大乘佛教為了吸引更多人的入教,就簡化了修 行方法,方寬解脫限制,提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有佛性」的主張,認為只要認識到心本清淨,清除心中一切不符合佛教教義的東西,人人都可以成佛。 這種思想正式從大眾部開始的。
※說一切有部的「四諦關」。說一切有部...特別重視四諦,把四諦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基礎,提出了坐禪觀察體驗四諦之理的過程和層次,並把這種「觀法」與所謂修行果位聯繫起來。


第四章    小乘和大乘

※大乘佛教興起於公元一世紀前後的印度南部,後來傳播到印度西北,在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約二世紀中葉〉在位時有較大發展。...大乘佛教就是在大眾部教 義基礎上創立的...在創立和發展中也受到民間宗教信仰及希臘、伊朗文化思想的影響。...公元四世紀在摩揭陀國興起苗多王朝...大乘佛教進入鼎盛時 期,而到七世紀形成密教,大乘佛教逐漸沒落。十三世紀初由於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的入侵和迫害,佛教在印度基本絕迹。
※一、初期階段〈公元一世紀至四世紀〉。
基本經典:般若經──主張「諸法性空」,中道實相,構成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
                    法華經──會通小乘和大乘,主張人人可以成佛
                    華嚴經──講大乘修行者應遵循的宗旨、方法和可以達到的階位
                    無量壽經──宣傳西方阿彌佗佛極樂世界的信仰
                    維摩經、般舟三昧經等。
論師:龍樹及其弟子提婆等 ...以《般若經》思想...創立了中觀學派。
論釋: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
※中期階段〈約四世紀末至六世紀〉
基本經典:涅槃經──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為大乘佛教解脫論的理論基礎之一
                    勝鬘經、楞伽經──主張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後者還宣傳三界為自心所現
                    解深密經──提出一切外界皆唯識所變的思想和八識學說,以阿賴耶識作為精神主
                    體
論師:無著、世親兄弟...奉彌勒為先師,創立了唯識學派,也稱為瑜伽行派...後有陳那、護法
            等人
論釋: 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辨中邊論、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唯識三十頌、唯識
           二十論、十地經論、觀所緣緣論、成唯識論等
這一時期,中觀學派的著名論師有佛護和清辨。佛護著《中論頌注》....稱中觀隨應破〈或應成〉派,後繼者有月稱、寂天等。清辨著《般若燈論》、《中觀心頌》、《大乘掌珍論》等...稱中觀自立量〈或自續〉派,其後有寂護、蓮華戒等。
※後期階段〈七世紀至十三世紀初〉
經典:大日經、金剛頂經等 ...特別盛行密教的經典...稱是法身佛大日如來所說。密教吸收了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的觀點,又吸收印度民間的宗教信仰,以重視系統編制的咒術儀禮和神秘主義的教義為特色。密教後期,吸收了印度民間宗教性力派的作法,形成左道密教,日趨墮落。
※原始佛教以四諦學說為基本教義,主張通過「八正道」的修行方法來達到對四諦的體認和領悟,部派佛教中的上座部系統對此作了系統發展,而大乘佛教則提出了 各種體系龐大的理論...以六度為基本修行方法,尤其重視其中的禪定和智慧,但因各派側重的理論不同,對修行也有不同的要求。......此外,大乘佛教 的對佛淨土、菩薩的信仰等方面,也是小乘佛教所沒有的,在戒律方面也存在差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