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批判佛教」駁議 釋恆清


一﹑「批判佛教」的緣起

「批判佛教」的內容可分為四大層面:(1)佛教教義,(2)社會批判,(3)佛教宗派,(4)哲學反省。
二﹑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如來藏思想是「基體論」(dhaatu-vaada
松本主張的「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有三個結論:
(一)﹑如來藏思想是一種「基體論」(dhaatu -vaada)。
(二)﹑「dhaatu -vaada」是釋尊批判的對象。佛教的緣起說否定了「dhaatu-vaada」。
(三)﹑今日的日本佛教(或可說整個佛教),必須否定如來藏思想, 才是真正的佛教。
三﹑如來藏是佛教:如來藏 (佛性) 非「基體論」
◎松本和袴谷一直強調「界」義有違佛陀的緣起論,但是在阿含經中就可以找到反証,經中將「界」與「緣起」視為同一概念。「法」與「界」結合成的「法界」一詞,在《雜阿含經》中已經出現。佛陀為比丘解釋緣起法時,即提及法界,佛說:
云何緣生法。為此有故彼有,為無明緣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
    以「佛界」(buddha-dhaatu)而言,依一些學者的研究,buddha-dhaatu是「佛性」的原文。
    依《勝鬘經》的如來藏義:如來藏不會出生生死或是涅槃,但生死卻依如來藏而顯,而厭苦求涅槃,也需憑依如來藏才得實現,也就是說如來藏在染,即是生死,如來藏在淨,即是涅槃。
    依《大般涅槃經》:依十二因緣能起觀而言,十二因緣名為「因」,而觀十二因緣的智慧則稱之為「因因」。
    從《涅槃經》以緣起和第一義空解釋佛性,可見《涅槃經》的佛性思想,雖然屬於真常系統,而帶有「妙有」意味,但是,它並非「批判佛教」所指的實體論,也無神我的色彩,反而合乎緣起中道和空義。
    佛性與中觀一切皆空相同的是兩者都是契合空義,而不同的是在於佛性亦同時見到不空的「妙有」,但這不表示佛性就是實體論。
    以《寶性論》(Ratnagotravibhaaga) 為例。《寶性論》很重要的宣示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論中從三個層面來解釋其如來藏的意義: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等為 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身,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無差別,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實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
    如來藏學說中一個基本的教示,就是眾生如來藏染而不染,
    《寶性論》以「法身」、「真如」、「種性」三義說明眾生皆有如來藏的意思, 總括言之,「法身遍滿義」是從果位而言,即佛→眾生。「佛種性義」是從因位而言,即眾生→佛。「真如無差別」是就眾生與佛無差別而言,即眾生=佛。無論從 那個層面來說,眾生皆有成佛的因性,這個因性在眾生位上就叫做如來藏,因此從《寶性論》對如來藏的詮釋,亦可看出它並無實體性神我的意涵。
    由《佛性論》來論證如來藏非基體論。
    《佛 性論》有幾個思想重點:(一)超越空性的意涵,從肯定的進路強調正覺的積極意義。(二)引入瑜伽學系的三自性、三無性、轉依等概念,會通如來藏的意義和實 踐。(三)將佛性建立在不二真如的形上架構上,有別於神我的一元論。(四)強調佛性非凝然的存在,而是積極實踐佛法過程的圓成。
    「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此句話是《佛性論》詮釋佛性非常重要的宣示。作者很明確地指出佛性不是本體的存在,而是徹証人(我)空和法空之後所顯的真如。
    《佛性論》對「佛何因緣說於佛性」這個問題作了如下的總結:由 佛性故,觀一切眾生,二無所有,息自愛念。觀諸眾生,二空所攝,一切功德而得成就,是故於他生愛念。由般若故,捨自愛念。由大悲故,生他愛念。由般若故, 捨凡夫執。由大悲故,捨二乘執。由般若故,不捨涅槃,由大悲故,不捨生死…速証菩提,滅五過失,生五功德,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總結而言,…..第一是如來藏典籍中的「肯定概念」(positive notions)是用以對治因誤解空義而引生的虛無主義。[81]第二是如來藏特別著重它在解脫論(soteriology)上肯定性的宗義,由此呈現其動力的特性,以避免落入不變的一元的實體論。
Peter Gregory所說,「在詮釋的脈絡之外,任何教義皆不能顯現其真義,就像在能思考的心之外無觀念可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