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複雜的心識之爭
修正與回應是一個可以看出學者對所回應對象之理解,以及自身思想理念之特色的契機。是故法藏無論在十宗說或者十重唯識觀中,對窺基學說的修正取捨,皆可以作為吾人理解法藏思想的重要參考點。
法相宗與華嚴宗,有共同的印度瑜珈行派思想的背景。
真諦被認為是傳承安慧一系的唯識古學,與玄奘所承護法一系的唯識學並不相同……涉及安慧一系與護法一系對世親、無著思想的理解與詮釋的差別問題,乃至無著之《攝大乘論》世親之《十地經論》思想是否有差異的問題。
二、華嚴唯心思想與攝地論師的關連
從佛教史的發展歷程來看,華嚴宗的心識思想,在經典雖是依於《華嚴經.十地品》(異
譯即《十地經》)之「三界唯心」之說而來,但實則印度的世親對此經的注釋,即所謂的《十地經論》,及受其影響而成立於北朝之中國早期唯識學的地論宗,才是
其近因;除此之外,同時成立於南朝之以無著的《攝大乘論》、世親的《攝大乘論釋》為核心的攝論宗,也是華嚴思想的另一個成立的因素。
「三界唯心」的梵文是cittamAtram
idaM yad idaM traidhAtukam,關於這段文字的漢譯大體可分作二類,一是譯為「心作」,一則是指「唯是心」。譯為「心作」者,容易發展出心識緣起三界萬法的思維,這又分為兩種,一主真心即如來藏
緣起萬法的學說;另一則是主張由妄心生起三界,上兩種思想中不論是存有論義或者認識論義,這時的「心」都具有緣起論中根源義的意涵。若譯為「唯是心」,則
似乎不具有如上所述之明顯的能緣/所緣的本末因果的意味,這時近乎一種對於三界本質之說明,說明它是等同於心。
(二)、南北二道地論師的形成及對華嚴宗的影響
北地論說的著作,今多已逸失,……目前現存南地論師最重要且稱完整的著作是慧遠的《大乘義章》,
現存記述地論師的思想發展歷史的重要文獻,是天台智顗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以及湛然的《法華文句記》以及道宣之<道寵傳>。
從華嚴經傳記或者續高僧傳來看,華嚴二祖智儼雖從至相寺的智正學華嚴經,但思想真正的重要啟發者郤是南道派的慧光,據說他讀了慧光的華嚴疏(現存《華嚴經義記》一卷)後,領會到別教一乘無盡緣起的思想。
(三)、攝論師與地論師的交流及對華嚴思想的影響
攝論師的形成,是在真諦譯出無著之《攝大乘論》及世親的《攝大乘論釋》之後而形成,如同宇井伯壽所稱的,後人常常只注意到真諦自己其實並不那麼在意的《大乘起信論》,郤忽略了真諦真正弘揚的乃是《攝論》與《俱舍論》的思想
反過來說,如果《起信論》是真諦的作品,則對《起信論》的詮釋,是否得解釋為真心緣起的存有論系統,便成可以值疑的了。
三、窺基「五重唯識」所表現之唯識思想的特色
唯
識思想有兩項重要的特色,一是三性思想,一是心識思想。在「五重唯識」中我們可以見到心識思想是以三性思想為核心而展開的,在三性思想的基礎下,心識說之
作為遣除執著的工具性應受重視。如果離開三性說而單說唯識,將不合於此處依據無著《攝論》所闡述的唯識思想的特質。而此一理解對於華嚴宗的心識思想的解
讀,有其重要的意味。
(一)、三性思想
五重唯識觀窺基在《大乘法苑義林章》及《般若心經幽贊》都出現過的,其內容大同小異,基本上是以依無著之《攝大乘論》中三性思想來論唯識觀的五重內容︰1.遣虛存實﹔2.捨濫留純﹔3.攝末歸本﹔4.隱劣顯勝﹔5.遣相證性。一遣虛存實。觀遍計所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遣空,情有理無故。觀依他圓成諸法體實,二智境界,應存為有,理有情無故。無著頌云︰
名事互為客 其性應尋思
於二亦當推 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 唯有分別三 彼無故此無 是即入三性
五重唯識觀之遣虛存實,實是指出唯識思想本質,乃在破空有二執使悟入無言法性,而對破的過程中,唯識之有無,乃是一種方便,而非實有或實無。
(二)、依他起性之心識性質的兩種解釋—真心與妄心
心識思想之所以由依他起性談緣起的意義,在於唯識佛教關心「心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修心者之心,是成就修行者的世界為染(輪迴)淨(解脫)的關鍵,《攝論》: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
而染淨所依之「他」即阿賴耶識,因此關於阿賴耶識之轉染成淨轉識成智,便出現了淨法
的根源是來自阿賴耶識自身,或者來自阿賴耶之外,也就是「賴耶通真妄」或「雜染賴耶唯妄」」這兩種說法出現,主張前者的稱之為真心派,主張後者則稱為妄心
派,然而正如印順所言,二者皆有其難處。
四、真諦、《起信論》與華嚴思想的關係
由攝論師而地論師,由地論師而華嚴宗,也從《起信論》對華嚴的影響,我們便有理由重視真諦思想對華嚴思想的影響。
印順談真諦譯之《攝大乘論、釋》︰ 這是在《瑜珈師地論》的傳統下,而引進《阿毘達磨大乘經》的思想﹔實際上是在傳統的虛妄唯識的立場引進真常心(如來藏學)的思想
後人對於《起信論》的解讀,其實很受到法藏作品的影響。是以後人對於真諦傾向如來藏
真常系佛教的印象,應有可能是在真諦與《起信論》密切相關的前提之下,並且透過法藏對於《起信論》的詮釋而來的吧,然後這個印象又回過頭來影響了人們對於
真諦思想的認知,認為真諦之唯識說與《起信論》都屬於如來藏思想。
五、法藏對窺基學說的取捨
(一)、八宗說與十宗說的差別
八宗的內容為︰1.我法俱有宗﹔2.有法無我宗﹔3.法無去來宗﹔4.現通假實宗﹔5.俗妄真實宗﹔6.諸法但名宗﹔7.勝義皆空宗﹔8.應理圓實宗。法藏十宗說之前六名目與窺基一致,後二宗則修改為一切皆空宗及真德不空宗,並加上相想俱絕宗及圓明具德宗而成立十宗之說。
十宗說是配合華嚴「小始終頓圓」五教說而成立,故法藏雖引窺基之八宗說,但對唯識思想的定位與窺基完全不同。
(二)、十重唯識之前五重與五重唯識的對應關係
五重唯識觀的內容為︰1.遣虛存實﹔2.捨濫留純﹔3.攝末歸本﹔4.隱劣顯勝﹔5.遣相證性。法藏之十重唯識觀則為︰1.相見俱存﹔2.攝相歸見﹔3.攝數歸王﹔4.以末歸本﹔5.攝相歸性﹔6.轉事成真﹔7.理事俱融﹔8.融事相入﹔9.全事相即﹔10.帝網無礙。
◎六、十重唯識觀的建立所欲展現的性相融通的立場
◎(一)、十重唯識觀的思想基礎--空有思想融通和會
法藏融通對立的目標,在佛教的內部系統中,首要的便是融通空有。
清辯與護法二者關於諸如空有之間的所有論爭的意義與價值,是在於作為以對立相破為手段,而揭示緣起性空之普遍原理的必要之辯證過程。
法藏建立頓圓二教的理論,是為了克服佛教內部的對立,是以對十重唯識觀意義的理解,也須放在此一脈絡中來理解。
(二)、十重唯識與五教說之對應關係
十重觀法,通於四教(法藏未言小教),其對應關係如下︰1.相見俱存2.攝相歸見3.攝數歸王(以上始教)4.以末歸本5.攝相歸性﹔6.轉事成真﹔(以上終教)7.理事俱融﹔(以上終頓教)8.融事相入﹔9.全事相即﹔10.帝網無礙(以上圓教)。
(三)、從末三重唯識觀看別教一乘圓教之心與法界的關係
就法藏改變智儼十玄門中第九之「唯心迴轉善成門」為「主伴圓明具德門」,可以看出法藏對智儼如來藏緣起說法所可能產生的誤解有明白的意識,故由此可以推論出法藏捨棄師說,直就事事之緣起無礙說法界緣起
十重唯識觀就是法藏對於佛教內部教說之心與法界關係說明的總整理(故稱為同教),
前三重初教唯識觀指界為由阿賴耶所緣起,四至七重的終教頓教指法界為如來藏所緣起,這二類緣起皆是依心識與法界為能所對立的角度來思惟心與法界之間的關
係,是以心識被視為能生法界的根源,而有攝歸與使之不二而欲令圓融的動作出現。前面七重唯識觀是立於修行實踐的立上說,然而末三重唯識觀則立於證悟的立場
上直說心與法界之圓融
如果我們說一般緣起思想是一種創生型態的形上學,則性起思想,則是要回到一切生起本源的基礎上談「生起(有)即是不生起(空)」的說法,唯有明白「有(生起)即空(不生起)」的思想,佛教內部的思想衝突方能真正得到解決。
(四)、「三性同異」作為十重唯識觀之理論基礎
法藏在建構其唯識觀時(尤其是末三重),不是以心識為中心而進建構,而是以展現緣起性空之空有不二的說法為其終極的觀法。
心識哲學從不遺忘緣起性空思想的基本原則,以及心識哲學和合空有、融通性相的企圖。從這個立場來看,唯識古學在心識觀念上借助了如來藏思想開始了此一方向,三性說則由認識論的角度提出了說明,而法藏則結合如來藏與三性思想作了最後的超越。
七、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