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第一節
止觀與瑜珈
1.所謂「瑜珈」,本來是「連結」字義,引申為「將心連結於一境」(精神集中)之修行。
2.這本來是印度各宗教共通的實踐方法之一;然而,在大乘佛教中,特別稱彌勒、無著系統的學派為「瑜珈行派」以別於龍樹、提婆系統之「中觀派」。
3.八世紀,印度覺賢阿奢黎之【智心髓集會疏】中,曾經為「瑜珈行」下定義:
彼等以『勝者子!三界唯心』之聖教之義,已如與法相應如理作意而行故,而說是瑜珈行,即是如理作意瑜珈。
4.「止觀之修習」也可稱為「瑜珈行」。
5.在原始佛教時,基本的修禪(瑜珈)方便是:不淨觀與數息觀,合稱為「二甘露門」。於部派佛教諸「譬喻師」或「瑜珈師」所傳之禪經……都以「五門禪」(五停心觀)為主。而大乘瑜珈師更發展成「四種所緣境事」。
6.大乘瑜珈師特別發展之「止觀」之「遍滿所緣」,除了有「含攝」與「遍滿」之勝義外,因「止觀」之修習所產生之內觀世界與「萬法唯識」的緣起官式有密切關係的。
第二節
止觀之教學––––漢、藏注疏於科判之比較
第三節
止觀之修習
1.以「.十二分教」與「菩提心」為住為依而修習止觀是大乘瑜珈行之首要。
2.「止」是先於「觀」
3. 名稱
作意
所緣
力用
止
加行道
觀
加行道之作意 有分別影像
止
得作意道
無分別影像 相散亂寂靜
止 加行究竟道作意 有分別影像 粗動散亂寂靜
觀
加行究竟道作意 有分別影像 止觀無二之義
止觀雙運 加行究竟果道作意 事邊際成所作
第四節
止觀與唯識思想
1.分別瑜珈品: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