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釋見憨、釋見澈、釋見可
財團法人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附設香光書鄉出版社
(1)
假如有人問你:「佛陀教導什麼?」
這個問題最好引用佛陀所說的話回答:「比丘們!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只有教導苦(dukkha)和苦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12冊,278頁)。
(2)
接下來,可能有人問我們:「佛陀有什麼特別的教導?」
(一)首先我們可以這麼說:佛陀教導我們踐行不鬆不緊、不偏不倚的中道。……。踐行中道與「七知」──知因、知果、知己、知節、知時、知人、知眾,是並行不悖的,「七知」讓我們懂得踐行中道。這是一種回答方式。
(二))我們也可採用另一種回答:佛陀教導「自助」(self-help)。……佛陀說:「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則需要靠自己。」
(三)另一種回答是:佛陀教導一切都是緣起,隨因緣而改變,有其自然的法則。這種敘述很像舍利弗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裡所得到的答案:「佛陀教導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須認識現象的因和現象因的息滅。」這個教義在本質上相當科學,可以說符合科學原則。佛教是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四)還有另一種可用來實修的準則,佛陀如此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個在一起被稱為「別解脫教誡」(Ovada-patimokkha)意指「教誡總綱」(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別執著任何事為「我」或「我所有」,否則它會帶來悲慘的結果,成為沉重的負擔和痛苦,就像背負或執著某種東西,一定會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樣。……不論善或惡都不要執著,就是所謂的「自淨其意」。
(五)另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教導提醒我們:「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變遷的,大眾應自精勤,不可放逸。」
總結上面各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佛陀有那些特別的教導?」我們可以有下列的答案:
l
他教導踐行中道;他教導自助;
l 他教導正確認識因果法──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它的因,才能獲取想得到的結果;
l 他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實修原則;
l 他提醒我們: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變遷的,應自精勤,不可放逸!
(3)
如果有外國人問你:「佛教中最簡要的根本思想是什麼?」
我們可以引用佛陀最簡短的一句話來回答:「一切都不要執著!」……當我們了悟這道理時,可以說已經明瞭了佛說的八萬四千法;當我們實踐這句話時,也可以說已實踐了一切法門。
(4)
如果他接下來又問:「如何修習不執著?」
佛陀曾簡潔又完整地解釋如何修習:眼睛看到可見的對象時,只是看;耳朵聽到聲音時,只是聽;鼻子聞到氣味時,只是聞;舌頭嚐到味道時,只是嚐;身體有所接觸時,只是觸;當心中生起念頭,例如某些不好的想法時,只是清楚知道它。……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導我們:如果這樣修習,「自我」就不會存在,當「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如果想從看到的東西獲得某種成就,就得完全應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讓「自我」產生,使用這種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而且心中沒有苦惱。……只要守護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圓滿了,這正是修習佛法的核心。
(5)
假設外國人或他教教徒問你:「可以去那兒學習?可以到那兒研究?」
我們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內學習」(泰本巴利藏第21冊,62頁)……要把學校建在心裡,把大學設在身中,而後去學習、研究、分析、探索,去發現世間的實相:世間如何生起?世間如何引生痛苦?什麼是世間的滅盡?怎樣的修行道路能讓世間滅盡?這就是所謂的「四聖諦」。其中,佛陀有時用「世間」(world)這個字,有時用「苦」(dukkha)這個字。
(6)
接下來,也許有人想更了解佛法而問我們:「可以用什麼比喻『法』?」
佛陀說:「『法』可比喻為筏」,……「法」是筏,是載我們到彼岸的工具,一旦抵達彼岸,上了陸,我們就不可能還愚蠢地背著筏。
(7)
如果有人問我們:「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sutta指的是經典,anta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呾答」(suttanta)是完整又系統化,將最精華的部份結集而成的經典。……有人問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獲得永恆安樂的利益,佛陀回答:「所有『素呾答』是如來所說,與『空』相應,義理奧妙深遠,超越世間。」這句話的重點在於「與空相應」。……佛陀說它們是「空」或「空性」,因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我再說一次,這些都是為了教我們不要去執取任何事物。佛陀開示過這句話:「在家人應該學習與『空』相應的事」(泰本巴利藏19冊,512頁)……心若沒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概念,這心就是「空」的,「世間空」就是這個意思。
(8)
現在,假設有人問我們佛教最殊勝的字:「什麼是『不死之法』?」
「阿馬答」(amata)的意思是「不死」,「阿馬答達磨」(amatadhamma)則為「不死之法」。那是什麼呢?有次佛陀說道:「貪、瞋、癡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佛陀稱它為「空相應法」(sunnatappatisamyutta)或「空」(sunnata),「空相應法」至高至深,它能超越世間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法」。
(9)
那麼,「後期革新的『法』是什麼呢?」
佛陀說:「詩人、學者所作的詩偈或論文,縱使辭藻華麗、音韻和諧,若與『空』不相應,就不符合如來所說的法。」(泰本巴利藏第22冊,132頁)。請記住其中重要的字句:與「空」不相應,這就是指後期弟子革新的說法,不是如來的說法,它是劣等的。
(10)
假使有外國人問你:「根據巴利經典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khandha)無常、無我(anatta)」……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份。五蘊無常,因它們持續地流動、變遷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遷流變化,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我」或「我所有」。
(11)
接下來,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
你可以在《噶拉瑪經》(Kalama Sutta)裡找到佛陀所說的答案──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麼……不可相信三藏經典,不可相信他是導師,不可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可相信邏輯,隱藏其中的深義,我們必須去發現它。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堅定而明確地喝止,甚至縱使是如來所說的也不要相信,必須經過思考、試驗,直到「看清楚」時,我們才可相信。立即相信就是迷信,「看清楚」後再相信才是正信,這是佛教徒的「相信」。不要愚蠢地相信人、經典、推測或推論,而是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麼,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正信,身為佛教徒的我們也要這樣相信。
【譯註一】在《噶拉瑪經》(Kalama Sutta)裡佛陀說:「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轟動一時,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引證常識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
(12)
我們以另一個角度來看:「怎樣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別?」
有些人不喜歡聽到戒律,他們擔心那會約束自己並導致痛苦。然而,嘗試控制自己不要隨著情緒轉,在佛教中是個很重要的原則。調伏身心,使它們不會隨著情緒轉,那並不是受苦,反而是克服苦的方法。我們必須找到一些方法,以避免遭受自私或煩惱的壓迫,安住自己的心,不許煩惱引誘我們、主宰我們。……避免給自己製造無謂的困擾,也不要做徒勞無益的事……
(13)
在此我們要討論「道」,如果有人問及:「由修行構成的『道』中,那一條是平常道,那一條是又快又短的捷徑?」
:「八正道」,那就是你已經聽過的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些稱為「八正道」,它是最有條理、最有系統的平常道,由戒、定、慧三學組成,是為無法採用捷徑的人所設的「道」。它是正道,但在平常道的層次上修行,需要花較長的時間。
佛陀也曾教一條捷徑。佛陀說當我們不再執取六根(ayatana)以及與六根相關的任何事物為「自我」,那麼八正道將會在當下同時生起,這是最重要的、基礎的法則。
在一次討論中,佛陀教導最快的捷徑──空(泰本巴利藏第14冊,523頁),不要執著眼、耳、鼻、舌、身、意為「自我」,就能使八正道瞬間圓滿生起。
(14)
「佛教所說的『業』是怎麼一回事?」
佛陀教導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覺察沒有「主體」或「人」的存在,「生」只是一種假相。把自己的著作定名為佛書的作者們,對「業與再生」的解釋,通常錯得十分離譜!
sabbakammakkhayam-patto意思是一位成功止息所有業的人,佛陀教導業的止息就是貪(raga)、瞋(dosa)、癡(moha)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21冊,473頁)。……假如貪、瞋、癡不止息,業就不會止息,當貪、瞋、癡止息,舊業和新業就會止息,沒有造作現在的業,也沒有造作未來的新業,如此,過去、現在、未來的業就會止息,當一個人止息了貪、瞋、癡,業便止息了。必須如此解釋業,只有這樣說明業,才是佛教的說法。……當我們的行為與修行符合於八正道時,那就是第三種業,它不是黑業,也不是白業,它止息了黑業和白業,它超越於善惡業之上,是出世間(lokuttara)的。
(15)
接下來,有件事你們應該特別關心,請注意這個問題是:「一定得聽聞佛陀的法或佛陀親口說的法,才能止息痛苦嗎?」
佛陀這樣說:「雖然有些人不曾聽聞佛法,也同樣可以走在正道上。」(泰本巴利藏第21冊,461頁)
(16)
「對某個教法,若生起是佛說或非佛說的懷疑時,我們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佛陀設定了一個檢核的原則:對照經典(Sutta)──法,來審查及判斷,並與毘奈耶(Vinaya)──律作比較。這個原則是建立在不相信任何人,或不以任何人為權威的基礎上。……佛陀設定以經和律作為檢核根據的教導,他沒有提到阿毗達磨(Abhidhamma),只提出要以經典來審查、判斷,及與毗奈耶作比較。
(17)
現在我們來談談人,來看看我們自己。「佛陀如何描述後代的人?」
在一次說法中,佛陀說:「現代(意指佛世直到現在的每個時代)的人喜歡在非法中尋歡作樂,過份貪婪且尋求邪說。」(泰本巴利藏第21冊,496頁)。……「過度」就是超過需要,單單這個詞就已經是使目前世界顛覆、困擾和動盪的原因。……我們應該想想「過度需求」,它不僅帶給自己痛苦和折磨,也是全世界其他人困擾的根源。好好地想一想吧!……,當人尋求邪說時,他自然會與「法」對立,也就很難契入「法」。
(18)
現在我們該談談佛陀。我提出的問題是:「佛陀禮敬誰?」
佛陀自己的答案是:「禮敬法,也禮敬如法如律的僧團。」(泰本巴利藏第21冊,27頁)。
(19)
「那裡能找到佛陀?」
佛陀說:「見法即見如來(Tathagata),未見法的人無法見如來。一個未見法的人,即使緊抓如來的袈裟,也不能說他見到如來。」(泰本巴利藏第25冊,300頁)
(20)
「此刻佛陀是否存在?」
我們可以引用佛陀的這段話來回答:「阿難!在我入滅後,應將如來所教導、開顯的法與律,當作是你們的導師。」
(21)
「佛陀的業止息了嗎?」
聖人瞿曇已成為「成功止息所有業的人」(sabbakammakkhayam-patto)
(22)
「佛陀每天安住在什麼樣的心境中?」
佛陀曾談到自己:「如來住於空性殿堂(sunnata-vihara)」(泰本巴利藏第14冊,226頁)。這裡的「殿堂」是心法而非色法,心法本身也是一種住處,就是心境,「空性殿堂」是一種當下空掉「我」、「我所有」的心境。
(23)
「為什麼認為一切皆空?這個世界、每個世界都是『空』的嗎?」
佛陀強調一切皆空,除了了知諸法空無「自我」之外,沒有其他意思。……有段經文說:「貪、瞋、癡空就是真實的空,心空掉貪、瞋、癡,便是『空心』(無窒礙、無拘束、解脫自在)。」(泰本巴利藏第30冊,551頁)。
(24)
「什麼是畢竟空?」
「畢竟空」稱為涅槃(nibbana),徹底地空掉「自我」的狀態就是涅槃,這個可以用一句格言來說明:「涅槃是至高無上的『空』」(泰本巴利藏第31冊,632頁)。
(25)
「什麼是涅槃?」
涅槃是死亡止息之處,因而稱為不死的「界」(元素),這不死的「界」(元素)是死亡止息之處。
(26)
「我們談到人滿足於涅槃,所謂『滿足』是什麼?」
於涅槃感到「滿足」叫作「法欲」(Dhamma raga)、「法喜」(Dhamma nandi)。各位聽到巴利語把「欲」(raga)和「法」(Dhamma)並列,也許有些驚訝。但我們必須了解,「法欲」中的「欲」不是那種對色、聲、香、味、觸等刺激的欲望,而是與一般凡夫在感官上所得到一樣強烈的滿足。但在這裡,是指在空性、不死與涅槃中所得到的滿足。
(27)
這裡必定要提出一個問題:「涅槃是在死後才能證得,或在今生此地就能證得?」
寺院講堂的教師或講者只談到死後才得涅槃,然而在三藏教典裡,我們並沒有發現這種說法。有的是「現證涅槃」(行者親自體證的涅槃sanditthika-nibbana)與「現法涅槃」(此時此地的涅槃ditthadhamma nibbana)。在四色禪(rupa-jhana)和四無色禪(arupa jhana)中,所經驗到充滿喜悅的意識狀態,就是「現證涅槃」或「現法涅槃」。但就目前要討論的主題來說,可以將前兩者解釋為涅槃的前體驗,它們擁有涅槃的滋味,但不等於真正的涅槃。因為那種狀況是不圓滿、不究竟的,稱為「現證涅槃」和「現法涅槃」(泰本巴利藏第23冊,475頁)。
還有比這些更好的說法,在一次場合裡,佛陀描述了貪、瞋、癡的止息為「直接體證(sanditthikam),當下可以得到成果(akalikam),請大家一起來看(ehipassikam),向內觀照(opanayikam),智者親自體證(paccattam
veditabbam vinnuhi)」,這些措辭意味著一個活生生能明瞭、感覺、體味到涅槃的人,可以呼朋引伴同來欣賞他的發現。如此清楚地顯示他還沒有死,而他的內心卻已知道涅槃的滋味。
另外還有其他的表達方式──「無取著般涅槃」(anupada
parinibbana),它是現生自證的,「般涅槃」(parinibbayati)指的是根除痛苦和煩惱(泰本巴利藏第32冊,75頁),而五蘊不必消失或崩散,也就是說,肉體不需要死亡。
……請慎重思惟這句格言:「涅槃存在於(肉體)死亡前(我執)的死亡」,肉體不必死,但是我執必定要消除,這稱為「涅槃」。體證涅槃的人,已得到無上喜樂,但仍繼續活著。
(28)
為了讓各位更清楚了解涅槃,我們應想想這個問題:「低等動物能證得涅槃嗎?」
佛陀在談到動物經訓練直到野性消除時,使用「般涅槃」(parinibbayati)、「已般涅槃」(parinibbuto)這二個字,(泰本巴利藏第13冊,176頁)。……這二個字適用於完全熄滅三毒火──完全冷靜的人。佛世時所用的巴利語裡,「般涅槃」這個字也可以這麼用:當引用於人類時,指的是煩惱的止息或阿羅漢境界;引用於低等動物時,指的是野性消除;引用於火時,指的是餘燼熄滅、冷卻。飯或粥煮好後,裝入碗裡冷卻,也用「般涅槃」這個字。
我要邀請各位男女青年朋友們多關心「涅槃」這個字。去除一切毒害,乃至青春的流逝都可稱為是一種「涅槃」,就像是動物被訓練到危險的野性消除一樣,那是完全的清涼。讓我們成為完全冷靜的人,沒有任何事可以惹火我們、燒惱我們,不要再無知地製造熱惱,就能獲得涅槃。由「現證涅槃」或「現法涅槃」做起,我們就能夠逐漸達到真實涅槃的境界。
(29)
「什麼是人的至善?」
佛陀說:「諸佛說:『涅槃是無上的法』」,無上的法意指「人性的終極、最高的善」
(30)
下一個問題是:「現在世間是否有阿羅漢?」
,佛陀在入滅當天說道:「如果所有比丘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泰本巴利藏第10冊,167頁)。
這裡留下一個問題:「什麼是過正道的生活?」
過正道的生活就是遵循八正道的生活,……
(31)
下一個問題是:「證阿羅漢容易嗎?」
佛陀的原則是「緣起法則」,如果我們正確地遵行緣起法則,成為阿羅漢(arahant)是容易的,如果我們違反了緣起法則,想成為阿羅漢就會極端困難。……只要我們能封鎖住煩惱,不讓它得到滋養,就像我們想殺死老虎,只要把牠關起來,不給牠食物,牠就會自然死亡,不必進到籠裡去面對牠,而讓牠有機會咬我們、撕裂我們。這是一種我們可以做得到的技術,就是前面所說,我們能力所及的意思。因此,成為阿羅漢究竟是難、是易,全看所用的方法是對或錯而定,如果我們遵循佛陀的教導──「過正道的生活,世上就不會缺少阿羅漢」,那麼,想要成為阿羅漢就不困難了。
(32)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能辨認出阿羅漢嗎?」
若有人問我們能否辨認出阿羅漢,我們要回答:「或許可以,或許不能,要視情況而定,有時甚至連阿羅漢本身也可能無法辨認彼此。」所以,我們不應該給予絕對的答案,若說「可以」或「不能」,就會像寺院講道的老師們,對這類事情總喜歡武斷作答。
(33)
現在,下一個問題是:「我們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阿羅漢?」
我們必須在煩惱止息處找到阿羅漢。……我們必須掌握這最中道的原則。
(34)
「在家人不能成為阿羅漢,是嗎?」
阿羅漢是超越僧俗的
(35)
另一個問題是:『殺人兇手』才能成為阿羅漢,為什麼?
這是說在成為阿羅漢之前,必須先殺死所謂的「人」(或「主體」),如果我們沒有殺死「人」,就無法成為阿羅漢。必須先殺死「人」、「自我」、「我」、「你」、「他」、「眾生」等概念,這意思是:一定得止息對「這是動物」、「這是人」、「這是個永久的實體」、「這是自我」等的執著,去殺死「人」或殺死所謂「人」的東西,這樣做就會立刻成為阿羅漢,因此才說在成為阿羅漢之前,必須先將「人」一一殺死。……必須要停止做「人」,殺死對「人」、「自我」、「我」、「你」、「他」、「眾生」等的執著,才能成為阿羅漢。換句話說,殺「人」以成為阿羅漢。
(36)
現在先檢視一個次要問題,好讓我們更了解前述的問答。我要提出的問題是:「世間充滿著什麼?」
要充分了解世間和構成世間的任何東西,本身並不是苦,是人們起了執著才有苦,如果沒有執著就無苦。因此不可以說生命是「苦」或「不苦」,若只說「生命是苦」,那麼是太膚淺,且太過簡化了。……生命不是毫無意義的,它有價值,……如果我們知道怎樣把「生命當成工具」,用它來認知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和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那麼生命就有價值了,它已成為學習、修行和獲取成果的根據地,同時也是用來了解人類所能達到的至高無上境界──涅槃的基地。……世間充滿著什麼?充滿著生、住、滅的事物,執著就苦,不執著就不苦。
(37)
有人曾問:「那種善行功德大?那種功德小?」
佛陀教導:「不淨施的功德,不及行慈(metta)功德的十六的十六次方分之一。」(泰本巴利藏第25冊,244頁)。
(38)
「最大的功德在那裡?」
佛陀曾說:「只要彈指修習無常想(aniccasanna),它的功德勝過供養以佛陀為首的整個僧團。」(泰本巴利藏第23冊,406頁)。
(39)
現在想想「樂土」:「樂土在那裡?由那裡可以進入樂土?」
「樂土在人間」象徵人間比天界更容易察覺無常、苦、無我。……?有些人行善布施,甚至變賣家產,建設寺院作為投資,只為了來生能上天堂。請大家想一想,真正的樂土在那裡?
(40)
接下來,關於「神通」(iddhi)的問題是:「我們要對神通關心到什麼程度?」
首先,我們該談談iddhi本身。iddhi這個字的意思是「能力」。它原本是日常用字,被引用於具有某種能力,可促成事物圓滿完成的東西,任何東西只要具有促進事物圓滿成功的力量,就稱為iddhi。
後來它的意思被引申,包括以神奇的、不可思議的方式成就某事,最後我們發現iddhi的用法變成專指心靈現象。iddhi一旦演變成心靈現象,就具有孳生和改善的特性,使它遠比任何物質更神通廣大。
……。在巴利經典中,我們並沒有發現佛陀顯神通的記載,而有關佛陀顯神通的記載,都出現在論書和後期的典籍中,雖然我們不必去判斷它們是真是假,但這些記載的真實性實在令人懷疑。
佛陀曾說:「顯各種不同的神通──飛行、隱身、天眼、天耳等等──是有漏(sasava)、有取(upadhika)的。」
……第二類神通──「無漏」(anasava)和「無取」(anuppdhika),也就是能自主地調御自己的心。
現在我們都關心那些難以做到的神通,對於能力所及和最有益處的神通卻從來不關心,偏偏依然喜歡「有漏」、「有取」的神通。對於這點,我希望各位能重新思考!
(41)
現在我們可以討論下面的問題:「樂與苦源自何處?」或「苦從何來?」
苦是由許多種類的因緣條件產生,無明是因、愛是因、取是因,而業也是因,一切都是苦的因緣。……才只是昨天和前天的見色、聞聲、嗅香、嚐味,就會生起無明、愛、取,而感到苦。因此,我們必須要迅速地造作新業(第三種業),才可以摧毀它們。
(42)
上一則引生下面的問題:「我們在何處可以止息苦?」
必須在苦本身的起因上去止息。我們要做的是,每天在自己的身上檢查並去發現: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苦從何來?而後必須切斷它們各自的因。……佛陀曾說:「取著五蘊是苦」(sankittena pancupadanakkhandha dukkha )……我們必須從苦因(執取某種事物)滅苦,苦由執取金錢而來,就得在執取的那兒滅苦;苦由執取權力、聲望、榮譽、名氣而來,也得在執取的那兒滅苦。其實金錢、權力、聲望本身並不是苦。當發現苦從何來,就在那兒止息它,借用古代佛法大師的話:「它怎麼起,就叫它那麼落!」
(43)
現在,我想討論一個關於「如實知」的問題:「我們必須認知到什麼程度,才是『如實知』?」
要「如實知」某事物,必得回答下列五個問題:
(一)它的「性」、「相」是什麼?
(二)它的「集」是什麼?
(三)它的「味」──吸引力是什麼?
(四)它的「患」──猛烈的毒性是什麼?
(五)「離」──脫離它影響力的善巧是什麼?
就是以這五種屬性正確地觀察色、聲、香、味、觸、法,而不會被世間、六塵所征服,也不會產生愛、取,我們就自然而然地過著「空」的生活。最後,修學佛法以進趨涅槃,就是我們能力可及的了。
(44)
現在我要提出下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稱為抵達『涅槃流』?
「涅槃流」(the stream of Nibbana)是指一種道跡──已達相當層次,確保只流向或趨向涅槃,流向苦的止息,而不再倒流回痛苦及惡道,我們稱這道跡為「流」。……成為須陀洹,必須斷除三結(samyojana)──身見結(sakkayaditthi)、疑結(vicikiccha)、戒禁取結(silabbata-paramasa)。……,他還沒有斷除欲貪(kama-raga)──第四種結,連斯陀含(sakadagamin)也沒有徹底斷盡。……「身見」由自我中心形成。……「疑」是對什麼是可信的產生懷疑或猶疑不決……「戒禁取」,是由來已久的習慣性迷信。……我們被教導而相信臨終時才可能墮惡道,卻從來沒人說我們天天墮惡道,這種惡道比寺院牆上的惡道更真實、更重要,千萬別掉入!如果你現在不墮惡道,死後必定不會墮惡道。這個道理從來沒人教過,所以,人並未理解四惡道的核心和真正意義。
佛陀不是個唯物論者,他不會以色身作為說法的準則,以致於說地獄是一個用銅鍋煮人或煎人的地方,佛陀以「心」為準則。
現在我們想想「四惡道」是什麼意思?
第一是地獄。地獄的意思是焦慮(泰文字義為「灼熱的心」),當人經歷像被火燒烤一樣的焦慮時,當下就化生為地獄眾生,這是「心靈的投生」。……第二是畜生。……不管那一種愚癡,只要一生起且被它控制,就等於化生為畜生,它也是「心靈的投生」,這是第二惡道。……第三惡道是餓鬼。是一種長期飢餓的狀態,因為所供應的物品始終無法滿足他的欲望,這是指長期的心靈飢渴,而不是身體的挨餓。……「欲」不全然是煩惱貪染,全看它源自何處,如果源於無明或煩惱,那追求無厭的現象就會像長期飢餓,這樣處在長期飢餓的狀態,我們稱它為化生的餓鬼。……最後的惡道是阿修羅。首先解釋「阿修羅」(asura)這個字:「修羅」(sura)意思是「勇敢」,「阿」(a)意思是「不」,「阿修羅」的意思即是「不勇敢」或「膽怯懦弱」。請大家注意:人一旦沒來由地膽怯,就化生為阿修羅。
佛教徒最可悲的事是──錯誤地詮釋佛陀的教導,並使用愚癡的方法修行。不必到別處尋找戒禁取結,相信寺院牆上的四惡道就是一種戒禁取結。
徹底斷除這三種無知──自我中心(身見)、對確定生命目標猶疑不定(疑)、由來已久的習慣性迷信(戒禁取),就入涅槃流。
佛陀所說的「空」是:我們執著為永久實體或「自我」的一切都不存在,雖然,每件事物都仍完整地存在著,如果我們執著,就苦;如果不執著,就不苦了。……光是誤解「空」這個字,就是個大迷信(戒禁取結),它不但會中斷人的思考,而且是抵達涅槃流的大障礙。
(45)
在所剩的短短時間裡,我要提出最後一個問題:「佛陀的遺教是什麼?」
佛陀臨入滅時,說出最後遺言:「一切因緣和合法,必定敗壞,大家應自精勤,不要放逸!」……佛陀還給我們最後的一個指示:「去!到處去!去宣揚妙法,初、中、後時法味一如。」
請各位好好記住一個宣說全部「法」的字──「空」(sunnata),它是佛教的核心與精髓。人因心不「空」而破戒;因心不「空」而沒有禪定;因心不「空」而沒有智慧。
佛陀有「空心」,「空心」正是佛陀的特性;「法」也是「空」──解「空」、行「空」、證「空」,「究竟空」即涅槃;僧伽是隨佛修行以到達「空心」的一群人,佛、法、僧歸納起來就是個「空」字。
當比丘不再重視那原是他們應該去解、去行的「空相應法」時,原始佛教的本質就可說已經完全消失……
現在佛教所呈顯的是什麼風貌?它像原本的老鼓,或只是由新材料補綴而成的新鼓?
我們只要觀察人是否關心「空」和修習「空」,自己就可找到答案了。這些是佛陀的遺教,精勤修行,宣揚這教法(空相應法),並藉著學習「空」,修復已毀壞的材料,讓它重現生機。
結論
佛陀的教法是「空相應法」,即是無執、無著、空、無我──什麼都只是元素罷了,而不是「眾生」、「人」、「主體」、「我」、「你」、「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