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僧問︰「若為得成佛去?」師曰︰「佛與眾生,一時放却,當處解脫。」問︰「作麼生得相應去?」師云︰「善惡不思,自見佛性。」
一日喚侍者。侍者應諾。如是三召皆應諾。師曰。將謂吾孤負汝。卻是汝孤負吾
問︰「坐禪看靜,此復若為?」師曰︰「不垢不淨,寧用起心而看靜相。」
問︰「即心是佛,可更修萬行否?」師曰︰「諸聖皆具二嚴,豈撥無因果耶?」又曰︰「我今答汝,窮劫不盡,言多去道遠矣。所以道︰說法有所得,斯則野干鳴,說法無所得,是名獅子吼!」
魚軍容問︰「師住白崖山,十二時中,如何修道?」師曰︰「惺惺直然惺惺,歷歷直然歷歷。」
師與紫璘供奉論義,既陞座,供奉曰︰「請師立義某甲破。」師曰︰「立義竟。」供奉曰︰「是什麼義?」師曰︰「果然不見,非公境界。」便下座。
一日,師問紫璘供奉曰︰「佛是什麼義?」曰︰「覺義。」師曰︰「佛曾迷否?」曰︰「不曾迷。」師曰︰「用覺作麼?」無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