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沙門道一,﹝即馬祖也。﹞在衡嶽山常習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 「大德坐禪圖甚麼?」
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
一曰:「 磨作甚麼?」
師曰:「磨作鏡。」
一曰:「磨磚豈得成鏡邪?」
師曰:「磨磚既不成 鏡,坐禪豈得作佛?」
一曰:「如何即是?」
師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 是,打牛即是?」一無對。
師又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 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 其理。」一聞示誨,如飲醍醐,禮拜,
問曰:「如何用心,即合無相三昧?」
師曰: 「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其道。」
又問: 「道非色相,云何能見?」
師曰:「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
一曰:「有成壞否?」
師曰:「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見道也。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一蒙開悟,心意超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